献礼党代会·文化篇|文化塑院 奋勇争先 贯彻党代会精神建设现代化人文医院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48

【字体: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应对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力量源泉。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医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传承文化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发挥文化启智润心作用,不断增强医院高质量发展软实力,打造有人文温度、有医学情怀的医院。


image.png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公立医院提出的新要求,始建于1958年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逐渐形成完善了以“精医厚德、福泽民众”为院训、“向人民奔赴”为理念,“崇德、尚义,自强、坚韧,敬业、奉献,规范、和谐,创新、进取,自律、自省”为品格和“让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群众就近获得国内一流的优质医疗服务”为愿景的医院核心文化体系。  


image.png


近年来,医院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文化建设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将文化建设写入“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医院党委统一领导、文化研究与宣传教育中心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路径,构建高质量医院文化生命体——“附院模式”。


image.png


坚持价值引领

坚持党建引领下的文化建设与事业整合发展,坚持各类规章制度的持续性建设,坚持将医院文化价值理念融入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将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医院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涵养形成强大的文化合力。


image.png


坚持见贤思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医院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在各层面抓典型、树标杆,创建“我要长成你的样子”党建品牌,提炼形成具有附院气质的“精、气、神”,借助典范、榜样的力量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


image.png


坚持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大到国家和民族、小到单位和家庭身份认同的共同组成部分。医院坚持在继承六十六年优秀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持续提炼新的文化精髓,打造多途径、多形式、多样化的文化载体,以新的文化力量凝聚人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力。编修院史,真实记录医院发展。建成国内首个叙事医学人文艺术空间,提供师生员工沉浸式接受职业精神熏陶的场域,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开设《医声》、《口述红色院史》、《向人民奔赴》、《往事》等系列视频和图文专栏,拓展医院文化表现形式与传播途径。解码“附院文化”基因,整合推出报告文学《树德》、原创话剧《中国医生贺希格》、原创情景音画《玉兰花开》,通过各类文化载体带动最广泛人群的积极性,激发医院文化共同体的自知、自觉意识,最终构建文化认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image.png

image.png


坚持自信自立

好的医学人文环境是以塑造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医院坚持从人文环境入手,启动医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工程。成功获批“我遇见最美的光”人文创作基地,与内蒙古文联签订“艺术创作基地”共建协议书,开办“图书集市”,人文精神浸润了医学底色。在中国医师节、国际护士节、国庆节、院庆日等重要节庆中开展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鸿儒齐聚的玉兰书房、“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都让品牌活动引领示范效应更加突显。以医务人员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作为目标,推出赋能、益童、佑梦三大行动,“双心工程”让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凝聚力显著提升。


image.png

image.png

坚持为民底色


凝聚祖国北疆永不降温的健康文化新名片——“北疆白玉兰”医疗乌兰牧骑党建文化品牌,在118.3万平方千米的内蒙古大地上开展的巡回医疗服务中,在持续推进的“双向奔赴”医疗行活动里,党建文化品牌价值日益提升。优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就诊体验,为患者提供全过程、集约化、一站式的便民措施。依托患者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一岗多能,一窗完成”的集中式服务。文化赋能为民服务,不光体现在“硬设施”“软实力”上,更体现在对患者心灵的慰藉上。医院推出“周周花香计划”,每周为患者送上一束鲜花,为同月生日的医护和患者举办“生日共祝会”,开设“圆梦课堂”,通过暖心游戏缓解肿瘤小患者的焦虑情绪,开放周末专家门诊和周六手术,解决困扰患者的烦心事。


image.png


站在新的起点上,文化建设的步履依然不能停歇。附属医院将深入贯彻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向人民奔赴”的附院理念为核心,在“党建+文化”、“党建+品牌”上重点发力,让文化更有价值、更有温度、更有魅力,把文化建设转化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来源:文化研究与宣传教育中心 孙晔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