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医疗篇|医心向党 盛会领航 乘党代会东风 扬附属医院医疗发展卓越之帆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94

【字体:


image.png


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在上级党委和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坚持以患者满意、职工幸福为基本点,明确“党建引领、学科带动、人才强基、管理增效”的发展路径,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全面进步,医疗服务水平节节攀升,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助力无数患者重拾健康和希望,推动医院晋位升级、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时光不语,镌刻不凡。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附属医院正以昂扬之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更加卓越的未来奋勇前行。回顾2012年至今的13年间,附属医院住院床位从1804张增至3076张,门诊总诊疗人次增长102.78%,手术例数增长51.80%,出院人次增长86.43%,平均住院日缩短了3.83天,床位使用率88.66%,下降了34.46%,CMI值0.93。


image.png


全策全力 护航有方 器官移植体系日臻完善

2021年,附属医院全面重启器官移植工作。2021年8月,成立人体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同年,正式成立了自治区首家临床科室架构的器官分配获取科(OPO 科);2023年4月,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获批国家重点建设专科,首府地区高质量发展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7月,医院成立了由6个亚专业和1个器官移植中心实验室组成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国家法律、政策、伦理和国情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构建了器官捐献和移植中心组织架构,完善医院移植核心规章制度,建立心、肺、肝、肾各器官移植工作制度细则。完成移植所需场地改造升级、购置整合移植设施设备,拥有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命支撑系统。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成立后即完成了3例心脏移植手术,1例双肺移植手术,开创了自治区双肺移植的先河,填补了区域空白;2024年上半年完成自治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2024年10月,医院获批肝脏和肾脏移植资格。

至此,附属医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具备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四项器官移植资格的医院,同时也荣膺自治区器官移植(心、肺)质控中心。截至目前,医院已累计完成心脏移植8例,肺移植3例,肝脏移植3例,肾移植7例。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院移植工作迈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


image.png

image.png


多措并举 保障有力 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有序推进

近年来,附属医院成立“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儿童救治中心、胸痛中心、重症医学中心、创伤中心”七大医疗中心,标志着医院在专科专病救治领域的战略布局得到全方位、系统性的深化与拓展,有力推动了医院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向着更高水平、更专业化、更具影响力的方向大步迈进;2024年11月,附属医院挂牌成立“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消化系统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神经系统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四大医学中心。这是医院党委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做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也是附属医院学科进步、专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image.png


2023年6月,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风湿免疫科、神经系统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个专科获首府高质量发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4个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通过“4+N”带动医院临床专科拔高层次、提高水平,全面提升医院临床诊疗能力;深入开展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持续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质量发展;聚焦自治区疾病谱特点,开展心血管专科能力提升活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签署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截至2024年12月,柔性引进北京协和医院垂体方向、风湿免疫方向、北京同仁医院眼耳鼻喉头颈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移植方向及国内肾移植方向等知名专家46人,累计开展门诊诊疗4155人次,开展四级疑难手术267台,其中新技术手术26台,开展疑难病例讨论74次。附属医院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蒙古协作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垂体中心·内蒙古中心”;通过“辽蒙协作”,附属医院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将皮肤科、儿科、儿外科、中医科列入重点专科高原特区;同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成功签订津蒙合作协议,精准聚焦血液内科领域。此外,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24年获批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财政自持资金500万。


image.png


多策并行 联结紧密 医联体共建工作推深做实

2023年,医院举办纪念建院65周年暨医院高质量发展启动会、内蒙古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打造“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成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image.png


近五年内,与全区83家基层单位重新签订医联体协议,累计完成转诊2.5万人次。医院15个学科、55名专家门诊号源下沉至成员单位,在回民区医院设立联合病房,在呼市第三医院成立血液净化中心一分部,协助收治患者2万余人次;挂牌成立名医工作室12个、名医工作站7个,完成诊疗2万余人次;205名专家分别到武川县医院等多个对口支援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赴45个旗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惠及百姓65058人次;完成远程会诊3400余例,通过影像云平台审核报告6600余例,真正实现“隔空把脉”,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image.png


2023年12月26日,附属医院举行北疆白玉兰——医疗乌兰牧骑“双向奔赴”医疗行出征仪式,深入农牧区义诊,发放“乌兰牧骑+医疗”专用联系卡方便群众免挂号费就诊,在多地设健康地摊定期巡诊。2024年,组织各党支部、护理学组赴多处开展服务72场次,参与医护人员及志愿者达756人次,为8714余人次免费诊疗,为5672人提供测血压、血糖服务,开展免费检验800余份,超声检查1410余人次,捐赠药品4.4万余元。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谋福祉,彰显了医疗团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image.png

image.png


多管齐下 监管严格 牢固构筑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改进专项行动,推进医疗质量安全十大目标落实,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强化医疗安全。完善医院VTE管理委员会设置及工作机制,持续做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现已纳入472个病种543个路径,其中单病种55个。


image.png


多向发力 推进有序 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稳步起航

2023年2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审,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建议名单的单位。2023年5月,医院正式成立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领导小组,由医院党委书记与院长共同担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精细划分各小组的具体分工及职责,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的稳步推进、高效实施奠定坚实有序的组织基础。

附属医院制定《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方案》,建立院级中西医协同发展相关管理制度,出台中(蒙)西医学科发展绩效激励办法,积极推进中(蒙)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工程建设,蒙医科、肾内科、中医科入选自治区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名单。确定康复医学科、骨科、风湿免疫科、皮肤性病科、肿瘤内科、妇科、内分泌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科室为中西医协同发展重点科室。


image.png

image.png


凝心聚力 突破常规 新技术新业务成效渐次凸显

新技术、新业务持续开展。2020年,完成自治区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胃肠肿瘤微创治疗;2021年,完成自治区首例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22年,完成自治区首例单肺移植;2023年4月,完成自治区首例经心尖瓣膜植入术TAVR;2023年11月,完成自治区首例神经刺激系统植入术;2024年1月,完成自治区首例双肺移植术;2024年3月,完成自治区首例TOMO全身放射治疗(TBI);2024年4月,完成自治区首例人工心脏移植(EVAHEART)、自治区首例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完成医院首台新一代无导线双腔起搏器MicraAV植入手术;2024年7月,完成自治区首例植入新型无导线起搏器Aveir VR。2024年9月,完成自治区内首例全达芬奇机器人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全员参与 防控严密 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附属医院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院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奋勇争先、始终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上下一心、做好“保急诊、保发热、保重症、保必须”等各项工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兜住生命保障底线。先后派出20余支医疗队支援多地,并于2022年接管3所方舱医院,完成16964人的救治任务。


image.png

砥砺奋进十二载,勇毅前行谱新篇。从攻克疑难病症到创新医疗模式,从培育尖端人才到拓展医疗公益,附属医院在医疗征程上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始终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全力以赴。


image.png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附属医院将继续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锚定更高目标,深化医疗改革,加强学科融合,促进科研转化。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以精湛医术为笔,以仁爱之心为墨,在健康中国的宏伟画卷上绘出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来源:医院办公室 鲁星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