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春,全国“首个”手麻专科特色门诊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式开诊。三年探索与成长,手麻专科特色门诊累计为1.5万余名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构建起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体系,成为自治区手麻领域专科化发展的领头雁。
公益筛查启航:六年深耕 惠及万民
2016年,医院骨科刘瑞教授团队联合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手麻多学科联合免费筛查项目,每年筛查周期为三个月,这样的公益行动一坚持就是六年。六年间,筛查队伍不断壮大,学科专业不断丰富,惠及的地区和患者也不断增加。在提供公益诊疗服务的同时,刘瑞教授的手麻专科教学团队也充分发扬附属医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义务为基层医院培养手麻专科医生20余名,有力推动了肌骨超声、肌电图等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得到了兄弟医院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团队3人还被内蒙古科协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普专家。通过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大幅提升了公众对手麻症状的认知。
专科门诊落地:全国首创手麻精准诊疗模式
基于多年筛查经验,刘瑞教授团队系统归纳手麻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案,形成了标准化诊治流程。自全国首个手麻专科特色门诊开诊以来,手麻门诊从最初刘瑞教授一人出诊,发展至目前有五名副高以上专家坐诊,年门诊量突破五千人次。团队中的一人还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
同步配套的公益筛查持续开展,三年间公益足迹遍布农村牧区,惠及偏远地区的患者。“通过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画出服务区域图,转变坐在医院等患者的思路,我和团队坚持到基层去,到老百姓需要的地方去。把附属医院的服务送到基层,把百姓的信任带回医院。六年筛查、三年门诊,一万多名患者选择了附属医院,选择了骨科,这是对我们服务的最高褒奖。”刘瑞如是说。
科学破局:“神经卡压综合征”成诊疗重点
在诊疗过程中,刘瑞发现许多患者都出现过手部酸痛、麻木、无力的症状,甚至不少人有半夜被麻醒的经历,但大多因为对医学知识了解不足而常常误认为自己患有脑梗塞、颈椎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导致患者虽然奔走求医,却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诊治,甚至还因此耽误了病情。
事实上,手麻是一种症状,导致手麻的疾病种类也有很多,需要专业医生根据麻木的特点、病史,同时结合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及适当的处理。临床数据显示,最常见的手麻源于神经卡压综合征,以腕管、肘管综合征为主。医院骨科通过微创手术及多学科协作,使这两种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以上,帮助大量患者恢复手部功能。目前,三种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对比研究发表在了《中华手外科杂志》,同时还开展了三项相关课题研究。
专科建设:团队建设与惠民举措并进
在专科化发展的同时,刘瑞作为骨科主任,将原本的骨科门诊细化为包括手麻门诊、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等在内的8个专业门诊。
团队注重青年人才培养,组建起手麻领域的青年专家梯队,甄志龙、孙凯分别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并获三等奖。团队还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综合技术实力,拓展视野、创新发展,为青年人才提供学习与临床实践机会,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因材施教,尊重个性,使得团队更具竞争力和凝聚力。进而推动先进的诊疗服务辐射至更广阔的区域。
从公益筛查到专科门诊,从多学科协作到微创技术应用,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骨科团队持之以恒的探索着手麻诊疗的规范化路径,为全国手麻专科特色诊疗的发展提供了“附院经验”,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效、更专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是附院人不变的职业追求。
来源:党委办公室宣传科 赵昕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