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重燃生命之光!多学科护航尘肺患者跨越“呼吸绝境”,今日成功转出ICU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次数:422

【字体:

2025年2月25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部/移植重症病房迎来振奋人心的一幕:一名历经单侧肺移植手术、依靠VV-ECMO(体外膜肺氧合)维系生命的终末期尘肺患者,在胸外科、重症医学科二部及多科室协作下,历经18天精心救治,今日成功转出ICU二部,开启康复新征程!


image.png


01

救治历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2月7日 22:00

患者完成高难度单侧肺移植手术,携VV-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转入重症医学科二部,重症二部团队与胸外科团队即刻启动联合诊疗监护。



image.png


2月10日 12:00

经连续动态调整抗凝策略、精准控制感染风险,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成功撤离ECMO,自主呼吸功能显著恢复。

2月13日

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转入序贯性气道管理,高流量氧疗及每日床旁气管镜吸痰联合早期肺康复治疗,确保呼吸有力,气道通畅。

2月14日-24日

基于ERA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理念的肺移植术后管理,以减轻机体应激、保护器官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为导向,通过优化镇痛镇静策略、早期康复训练、早期肠内营养、个性化抗感染方案、精细化容量管理等多措并举,患者身体机能逐渐恢复。

2月25日 

历经18天严密监护,患者未出现排异反应或血栓等并发症,营养状态与肌力显著恢复。今日,在胸外科与重症团队联合护送下,该患者转入胸外科病房继续治疗。家属紧紧握住医生的手:“是你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奇迹’!谢谢各位医护人员的精心付出与努力。”


02

团队协作:铸就生命防线


image.png


精诚合作

胸外科团队

医师团队:郭占林、靳智勇、王宇飞、李春林

护理团队:李洁护士长及胸外科护理团队  


重症医学科二部团队  

医师团队:王婧超、靳君华、陈欣、郭帅斌、张志卫  

护理团队:李艳楠护士长及重症护理团队 


MDT多学科协作模式:  

药剂部及临床药师:快速响应,精准调整移植用药方案,建立24小时快速取药通道。  

检验科:2小时内反馈关键指标,为治疗提供“黄金数据”。

影像科:每日床旁评估肺部影像,为医生决策指明方向。

康复科:专门成立肺移植康复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患者的早期康复计划。

临床营养科:专业的临床营养师会诊,精准计算热卡,调配适应患者的营养餐,科学满足患者的各项机体需求。


03

重燃希望

【患者心声:“呼吸从未如此轻松!”】

转科当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以自主进食、床边活动。“手术前连说话都喘不上气,现在终于能自由呼吸了!”他紧握医护人员的双手连声道谢!目前,其血氧饱和度处于稳定水平,移植肺CT显示膨胀良好,未出现排异等征象。

【医生感言:每一份坚守都是值得的!】

重症医学科二部负责人王婧超医生感慨:“看到患者从依赖呼吸机到脱离氧气后依然活动自如,所有日夜坚守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这类患者术后管理容不得丝毫松懈。”胸外科主任郭占林医生坦言:“从ECMO撤机到感染防控,多学科高效协作是成功的关键。”

以生命的名义,致敬医学的温度。

从ECMO的冰冷管道到普通病房的温暖阳光,从呼吸机的机械声到自主呼吸的平稳节律,这场跨越18天的救治,再次刷新了我院肺移植危重症管理的技术高度,更以多学科协作的“附院模式”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医者信仰。未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继续以优质服务与人文关怀的双翼,托起生命的希望! 





来源:重症医学科二部  铁木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