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栗东海成功为一名乳腺癌患者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首例介入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腹壁输液港植入术。这一创新手术方式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自治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为面临类似困境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传统上腔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是为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路的常用手段,但此次接受手术的乳腺癌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病情发展及个体因素,出现了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常规的上腔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无法实施。面对这一难题,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张瑞、副主任医师栗东海、护士长李丽娟在共同研讨中,考虑到患者后续需要长期进行化疗等治疗,必须建立稳定且安全的静脉通路。经过多次慎重讨论和评估并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旭光会诊后,最终决定采用介入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腹壁输液港植入的新技术。
介入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腹壁输液港植入术,是通过在患者股静脉进行穿刺,将输液港装置经由下腔静脉植入到腹壁合适位置。此方式避开了上腔静脉阻塞部位,为患者开辟了全新的输液途径。与传统的上腔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相比,该技术虽操作难度有所增加,但极大地拓宽了适用范围,能为上腔静脉阻塞的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同时,该输液港装置植入腹壁后,感染风险相对较低,患者日常活动受影响较小,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术前,栗东海对患者的肿瘤病情及身体整体状况进行了详细评估,王旭光则对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了精准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手术当日,栗东海与王旭光共同操刀,在介入设备的精准引导下,小心翼翼地经股静脉穿刺,将输液港准确植入到下腔静脉腹壁的预定位置。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017年,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开展首例输液港植入术,经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于去年举办输液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0余人,为周边旗县区医院带来造福民众的新技术。此次自治区首例介入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腹壁输液港植入术的成功实施,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以及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为因上腔静脉阻塞而无法接受传统输液港植入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医院将继续推动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来源:甲状腺乳腺外科 栗东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