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过内部技术攻关,成功自主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应用,并测试利用大模型技术建立医院知识库,成为自治区首家实现院内DeepSeek大模型应用的医疗机构。这一实践不仅标志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智能化升级的突破,更为自治区医疗行业探索AI落地提供了创新范本。
DeepSeek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此次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本地化部署,是基于医院实际需求进行的定制化操作,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场景深度融合、数据安全闭环”的落地模式。确保了患者数据与医疗信息的安全性,更大幅度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为医院未来对人工智能应用奠定基础。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基于开源平台Dify完成DeepSeek R1的本地化部署,并通过向量分析模型打造专业化知识库,实现重大突破:借助向量大模型在中文语义理解领域的优势,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建立专属知识库并应用。
我院DeepSeek辅助临床进行决策建议
案例一
我院DeepSeek借助知识库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决策
案例二
此次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应用,是我院在智慧医疗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边疆地区医疗AI化的先行者,我院正以技术创新突破地域资源限制,其探索不仅为“数字中国”战略在医疗领域落地提供了实践样本,更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1、知识管理提效
自动解析海量医学文献、诊疗指南,构建动态更新的知识库;构建起覆盖多科室的知识图谱。
2、智能交互服务
支持医患问答、医护人员、智能随访等场景,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我院将持续以AI为引擎,推动智慧医疗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重构”,为守护人民健康注入更强科技动能。
来源:信息管理部 梁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