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附院·人物 | 刀尖舞者 只为“最强大脑”——记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乃康

发布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453

【字体:

大脑,人类神经系统中枢,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作为人体生理构造中最为复杂、精细的一部分,大脑一直被视为手术的“禁区”,神经外科这门学科是人类运用智慧向大脑发起的挑战,而挑战这门学科的医生被形象地称为“刀尖舞者”。

高乃康就是其中一名挑战者。对于高乃康来说,大脑是神秘且极具挑战性,他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奉献给神经外科事业。

时间回到1985年,刚刚从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的高乃康进入附院神经外科工作。

神经外科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左右,国内许多地区的脑垂体瘤手术方式都由开颅手术演变为经鼻入路手术。当时在天坛医院和华西医院反复学习过的高乃康打算在附院开展这项工作。他仔细筛选病例,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最终第一例手术顺利完成,之后有了第2例、第3例……从最初的外请专家到现在能够独立完成复杂、高难度的四级手术,从最初的治疗小组到现在的亚专业治疗团队,神经外科不断用自身努力提升学科影响力。

2022年,疫情突发,54岁的高乃康临危受命,接任神经外科临时负责人,全面负责科室工作。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神经外科独自承担起首府及邻近地区所有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神经外科3个病区7名医生和20余名护士,期间完成急危重症诊手术66例。


image.png


责任、使命、敬业是感动附院给高乃康的颁奖词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也是同事提到他赞不绝口的词。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位责任心强、有担当、遇事往前冲的前辈。2006年高乃康担任神经外科副主任以来,由于科室医生大多年轻,夜间急诊手术呈现多样化,高乃康夜间被传呼到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成为常态,经常一周几个夜晚都在急诊手术中度过。最长的一次,他72小时未出外科楼。那些匆匆跑出家门的夜晚是他履行医学初心的见证,一次次关上的家门是他对家人陪伴的缺席。


image.png


他的女儿在一封信中表达了对经常见不到面的父亲的思念。她写道:“对您的职业我是又敬佩又担心”,担心二字下面隐约可见划掉的三个字——不喜欢。对于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样的老命题,职场人都有着不得已的清晰认知:没有绝对的平衡,只是用牺牲的一部分去成就另一部分。这一点,高乃康也深知,他遗憾但并不后悔。

成就感会让工作的意义具象化,好在高乃康所从事的工作总能带给他成就感。他总是以患者为中心,尽力为每一位病患提供最好的治疗。他不仅注重治疗效果,还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倾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常常关怀安慰。2014年,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张同学,突然双下肢瘫痪,被紧急送到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随后诊断为脊髓内肿瘤。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瘫痪,一个家庭瞬间天塌地陷,高乃康安慰、鼓励孩子和父母不要灰心,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让小女孩重新站了起来,并顺利完成学业。在小女孩眼里,高乃康是救命恩人,也是她医学之路的启蒙老师。

在“高精尖”的神经外科扎根30余年,高乃康的学习能力一点不输年轻人。他热爱学习,也喜欢提问。对同事提出的问题,都会毫无保留地解答,不遗余力地培养年轻医生。同事们笑称高老师总是倾囊相助却默默无闻,颇有侠骨风范。甚至遇到“医闹”,高乃康也总是冲在最前线协调矛盾、解决问题,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进行。如他的名字一样,高乃康总以宽厚包容的为人秉性、妙手仁心的医者情怀、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以身作则的师者风范,为后辈、学生刻画医者、师者的样子。

作为医生,高乃康长期从事神经内镜下及显微镜下微创、精准神经外科手术,如经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肿瘤等治疗工作,但成为神经外科领头人对他来说是压力,也是挑战。担任科主任后,高乃康深刻认识到在神经外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科室与国内神经外科专业的差距不断扩大。为了提高科室神经疾病专科诊治能力和影响力,在医院的支持下,神经外科大量外派医生、护士在国内外先进医院进行学习,为每位医师设计课题及专业方向,强化线上、线下业务学习,同时大力引进人才。

为了寻求更多合作机会,高乃康利用每周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去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拜访协和医院、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等神经外科优势单位。其间,他经常带着盒饭守在解剖班里,为的就是能见到一位神经外科名师。经过高乃康和科室不懈地努力,2023年7月,协和医院垂体疾病创新诊疗中心内蒙古中心在我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神经外科与国内诸多学术机构的合作开启新篇章。


image.png


2024年的一天,一位蒙古国患者因松果体区巨大肿瘤慕名前来附属医院就诊。前期已在蒙古国进行过一次手术,因肿瘤巨大、位置深在且毗邻重要结构而最终手术失败。该患者入院后,神经外科立即进行学术讨论,成立重大手术攻坚组,制定严谨手术方案,由高乃康主任和王飞教授主刀。历经6个多小时艰难的显微手术后,终于完成了在血管神经全部保留的基础上全切肿瘤,患者术后痊愈出院。这场针对高难度、高风险病例的“攻坚”手术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神经外科在蒙古国的影响力。


image.png


经过60年的不懈发展,神经外科逐渐形成了以“微创、先进、攻坚”为特色的科室理念。微创,即手术过程中始终秉承创伤最小化原则,在保证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在微创治疗垂体肿瘤、微创治疗各种复杂颅底肿瘤、重要功能区的肿瘤切除、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小骨窗下动脉瘤夹闭、复杂脊髓内肿瘤手术切除等诸多领域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


image.png


先进,是指始终将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学习和实施贯穿于工作中,2023年神经外科外派30余批次的医护人员完成国内外进修培训。

攻坚,是神经外科的另一特色,这源于60年前的一个心愿。1964年,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之初,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我院原神经外科主任李明洙教授就说过他最大的心愿是发展内蒙古神经外科事业,让内蒙古的患者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他们的病痛。之后一代代附院神经外科人把这个“心愿”当成目标,在诸如复杂颅底肿瘤、侵蚀性垂体腺瘤、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重型颅脑损伤、功能神经外科、脊柱和脊髓病变的外科治疗中不断深化突破,提升手术及综合治疗能力,为一大批赴外地就医的患者解决了不便和困难。现在神经外科形成6个优势亚专业,亚专科的发展和全国保持同步,其中脑肿瘤和脑血管病为特色学科。2023年,神经外科门诊量25950余人;病房住院量2660人次;手术量1312台。

高乃康查房结束,匆匆来到会议室准备马上进行的学习班开幕式和接下来首次进行的四台手术的直播。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朝着“让中国神经外科听到内蒙古神经外科的声音”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对医学的深入了解,高乃康愈发知道,医学生成为医生前走了很远的路,而成为医生后,脚下要走的路更长更久。他坚信,会有很多和他一样的附院神经外科人在这条路上,前行,到达。


image.png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质量成果奖、“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主持自治区级课题5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58篇,SCI论文2篇。参编专著3部,参编专业指南5部。


现担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

内蒙古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主任

内蒙古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 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学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抗癌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 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内蒙古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神经外科分会 创会会长



来源:党委办公室宣传科 杜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