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附院 · 人物】点亮“心”希望——记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张小杉

发布时间:2024-03-05 浏览次数:4269

【字体:

初见张小杉是在医院首次评选出“感动附院”人物的2个月后,他刚结束了会议回到办公室,讲话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白大褂里面搭着整洁干净的蓝色衬衫,这是他的“经典”行头,也是公认的省时高效的穿搭法则。他似乎收集了各式各样的蓝衬衫,这一点后来从他很多工作照片中得到了验证。如果从颜色窥探性格,蓝色常被认为是平和、稳定,内敛、冷静,严谨、完美。拥有稳定的内核,理性的分析者——这是张小杉给人的直观印象。

这与他所从事的超声诊断工作不无关系。不同于临床医生,超声医生更多时间是“幕后”。常年处在一间间几平米的“暗室”里,终日与仪器打交道,从黑白影像中发现、探查、分析,不仅要“火眼金睛”,还要手眼脑同步配合,冷静的头脑,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职业使然。

对于张小杉来说,这样的职业习惯是十几年累积形成的一种动作。而最开始的职业选择则是基于对故土的热爱。2005年,张小杉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附属医院工作。2年后,考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博士。

“我还是喜欢这里,我们那一代学子对附院感情很深,觉得留在附院工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我的老师也经常和我说,要回来这里,一定要回来”。


640-12.jpg


2010年博士毕业回到附院后,张小杉一直致力于儿童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和防治工作,是自治区胎儿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负责人。他所在的超声医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自治区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中心,2020年12月获批成立自治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与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中心一起形成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同时运用5G远程超声会诊对集团成员医院进行培训指导,开展全区儿童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这是他和团队持续做了9年的事情,也是一提到他,绕不开的话题。


640-13.jpg


自2015年起,张小杉带领科室超声医学专家进行3-6岁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公益活动。9年间,团队筛查范围辐射自治区6个盟市29个旗县区216家幼儿园。累计筛查41503名儿童,阳性率9.373‰。这个数据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640-14.jpg


640-15.jpg


640-16.jpg


640-17.jpg

2015年医院的一次帮扶义诊找到张小杉,看他的专业能做些什么。考虑到义诊开放场地对超声诊断的限制,张小杉提议可以试试给适龄儿童做先心病筛查。这个提议是出于他对专业的敏感性。

“我们是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总数大约90万。而先心病已经连续17年排在出生缺陷的第一位,发病率最高。治疗费用大概5万到50万元不等,如果是危重的、复杂的,可能治疗费用高一点,家庭压力负担非常重”。

“41503”这个筛查数字不是9年来平均累积,而是近几年大幅上涨得到的。

最开始的故事,困难重重。“有一次义诊,我们到了一个盟市幼儿园,老师配合度不高,态度也差,我们需要拉机器搬桌子,临时搭个床,只能自己想办法”。

凭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魔咒”——“来都来了”,张小杉和团队硬着头皮做完,筛查发现一个“房间隔缺损”孩子。

“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早发现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是非常好”。

筛查团队将阳性患儿,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对需要手术干预的患儿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医院心脏外科专家会诊,及时进行救治。对于贫困家庭,通过医院减免手术费用、捐款、申请基金会救助等方式最大程度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慢慢地,认可这项公益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张小杉和他的团队也越来越忙。由于要考虑幼儿园放假情况,所有筛查只能在工作日和常规科室工作同时进行。超声医学科心脏组15个医生轮流去,每人每天两班,去两个幼儿园进行筛查,这些工作是没有报酬的,完全凭着一腔热血坚持。

“其实我们做这个活动很累”

“一开学,我们就要排班,每天2个人,2台机器,完成2个幼儿园的筛查”

“一天做300个,也几乎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筛查目标,这还是在理想的状态下”。

在被问到为什么还继续坚持?张小杉顿了一下,想了想。缓缓说道:“我其实也问过其他人这个问题,比起累,大家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这也是我们附院的传统,从马背行医到医疗帮扶,我们也想让这种传承继续下去”。

“这种累是区别于上班的,会在看到小孩子的那一刻被消解、治愈”。张小杉的思绪被拉回到从前,他回忆着几年前在兴安盟,一个炎热的午后,他在筛查过程中突然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后面围着很多小孩儿,都在用小手做扇子,给他扇着风,孩子们笑着,他也笑着。

张小杉满眼笑意地说起这段“小插曲”,对于医生来说,这样的欣慰时刻一旦遇到,便是巨大的鼓舞。

对于开始的缘由可能有些模糊,能确定的是,他们要把这件有意义的事一直做下去。

为了提高筛查数据信息化,2023年初,儿童先心病超声诊断中心研发了“内医附院超声医学科智慧排班系统”小程序,申请并通过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小程序上线后所有筛查幼儿的流调信息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填写。筛查结束后,可通过小程序查看结果,阳性患儿家长将会定期收到复查提醒消息。同时,为确保填写流调数据信息与实际筛查数据达到完全符合,中心特制定了3-6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质控流程,保证数据的统一性。

这一年,张小杉和团队完成了回民区和赛罕区全部幼儿园筛查工作,共计筛查21225名学龄前儿童,筛查出阳性患儿182人,阳性率8.57‰。今年将完成对新城区、玉泉区的筛查工作。通过大规模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绘制出内蒙古自治区先天性心脏病空间统计模型地图,建立“孕前-产前-生后”全链条先天性心脏病三级综合防治规范化体系,将预防的关口前移。这是张小杉及团队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张小杉的2023,他觉得是“收获”。2023年,他收获了很多,成为二级教授、自治区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拿到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研项目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些一直在做的事情,终于在2023年得到了肯定。

2024年他希望在科室团队建设,这件他做了很久的事情上有大的收获。他坚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任何积极的反馈,都不是一蹴而就,那些看似可遇不可求的“惊喜”会在经年累月的实干中自然来到。



640-11.jpg


张小杉个人简历


张小杉,男,1979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二级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胎儿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负责人,内蒙古医科大学校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负责人。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留校至今一直工作于附属医院超声第一线,从事临床工作19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超声基础及临床诊断。2015年至今,在自治区卫健委妇幼处组织和指导下,带领心脏超声团队在全区持续开展3-6岁学龄前儿童先心病超声心动图筛查公益活动。共计筛查全区6个盟市29个旗县区216家幼儿园。累计筛查41503名儿童,共筛查出阳性儿童387例。并为筛出的阳性患儿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医院心脏外科专家会诊同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全部获得成功。针对贫困家庭医院协调了多个社会公益基金会、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减免手术费用的支持。2022年获内蒙古云曙碧公益事业基金会颁发的内蒙古妇幼健康特殊贡献奖。


教育经历

2002.9-2005.7 内蒙古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
2007.9-2010.7 首都医科大学 博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2005.8-2007.8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师
2007.9-2010.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医师
2010.8-2013.8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13.9-2021.1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副主任,主任医师
2021.12-至今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学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超声心动图学组委员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第十一届编委会 编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 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带领团队取得成绩

10年间,科室共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3 项;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 项;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3 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奖 1 项。

现承担国家级课题 2 项、内蒙古高等学校科研课题、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计166项。全科共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500 余篇,其中 SCI 文章 54 篇,总影响因子 111.686 分,中华核心期刊 41 篇,中文核心期刊377篇。

2017年科室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

2018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张小杉担任该中心负责人。

2019年科室成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相关微缺失微重复等高发出生缺陷的三级防治示范研究项目合作单位,该项目可提高胎儿、新生儿、婴儿重大疾病救治成功率,改善远期预后、降低婴儿死亡率、提升人口质量,对于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20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心”,张小杉担任该中心负责人。

2021年在辽宁省教育厅举办的超声专业研究生技能大赛中,科室3名研究生获得技能操作1等奖、病例汇报2等奖、科研汇报3等奖的好成绩。本年度科室为提高科室人员科研能力出台科研管理条例,按照1+2+1的模式,针对初级、中级、高级医师下达年度科研任务。

2022年科室获2022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优秀教学基地,张小杉主任获优秀教学基地主任,王晓磊、任军勇获优秀带教老师,乔春梅获优秀教学基地秘书,余乐获优秀规培毕业生。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3年科室再次担任内蒙古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单位,首次获批内蒙古自治区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获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先心病一体化专科联盟省级合作单位。


个人荣誉称号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个人荣誉称号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
2022年获内蒙古云曙碧公益事业基金会颁发的内蒙古妇幼健康特殊贡献奖。


来源:党委办公室宣传科 杜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