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委员会审计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在医院召开。审计委员会委员、整改责任部门负责人、联络员及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审计部副部长、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志华主持。
会上,委员们听取了财务部、科研部、医务部等13个整改部门的审计整改工作进展汇报,并表决通过了未完成整改项目的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2023年度审计整改工作于2025年1月启动,期间审计委员会共召开了三次会议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各责任部门系统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在完善内控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截至本次会议,完成整改工作的部门由第二次委员会前的3个增加至6个,9个部门取得了阶段性整改成果,整改完成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本次审计整改工作有效驱动了各相关部门实现治理理念在三个维度上的转向:从“被动迎检”转向“主动治理”的战略思维;从“就事论事”转向“系统施治”的方法论升级;从“问题整改”转向“能力建设”的价值观重塑。
会上宣布了医院按照《内蒙古医科大学关于做好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全面展开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自查工作。本次自查主要针对以前年度审计整改事项是否完成;是否存在敷衍整改、假整改问题;是否存在“屡审屡犯”现象;针对审计整改事项是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相关制度执行与落实情况是否到位等问题开展工作,要求各责任部门深刻认识到自查工作的重要性,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及整改时间表,严禁瞒报漏报。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超在总结讲话中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强化主动治理意识。各责任部门分管领导及负责人需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敏锐性,与审计部建立“常态化对接+动态化预警”协同机制,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筑牢合规管理思想防线;二是压实全链条责任。明确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增整改任务实施“双线管理”,通过“清单销号、节点督办、成效评估”三环相扣的管控模式,确保整改工作可追溯、可考核;三是深挖问题根源。针对反复性、多发性问题,要求各部门从“制度漏洞、流程缺陷、执行偏差、监督乏力、问责缺位”五个维度开展穿透式分析,形成“整改一处、规范一片”的辐射效应;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强调审计整改需做好“转化文章”,要求将整改成果嵌入制度修订、流程优化和绩效考核体系,真正实现以审促改、以审促治。
稿件来源:审计部
责任编辑:赵昕蕊
校 对:赵昕蕊
初 审:赵昕蕊
复 审:秦 颢
终 审:李 红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