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及内蒙古自治区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联合承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以"聚焦环境、凝聚智慧、学科融合、防治肿瘤"为主题,通过学术交流、患者教育、公益义诊三大模块构建多维度防治体系,全面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学科融合与公众认知提升。
学术筑基——环境肿瘤学学科建设与科普共建
4月15日,肿瘤科普宣传交流分享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胸内科主任郏博教授以《胸内科学科建设路径探索》为题的报告介绍了肿瘤治疗各个阶段的MDT体系构建。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顾岩以《环境污染物致肺癌机制研究新进展》为题,重点阐述了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不可忽视交互作用,揭示了PM2.5等环境因子与肺癌发生的分子关联机制;科室要求修改为:护士长张田介绍了科室在肺癌患者的呼吸康复全周期照护模式中的创新实践。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有关领导、与参会专家学者就可视化科普素材开发、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交流会后,郏博教授深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对复杂肺肿瘤病例进行现场查房,并提供了诊疗指导意见。
医患同心——全周期康复护理体系构建
4月15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AB区党支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C区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以全国肿瘤宣传周为主题的患教会。顾岩的《肺癌患者全周期康复护理体系之康复管理》专题报告创新性提出"三维动态评估模型",涵盖家庭康复、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评估维度;张田通过《营养、运动及并发症管理》的专题讲座,现场演示肺癌术后呼吸训练器使用技巧,以及如何进行营养补充和并发症的监测、预防。患教会得到了众多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他们表示系统化的康复指导有效减轻了对居家护理的担忧。
普惠民生——多学科联合义诊行动
4月16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多位专家齐聚门诊大厅一楼,开展了一场暖心的义诊服务,为前来咨询的市民们提供了呼吸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专业诊断和治疗服务。此次活动共为52名处于高风险状态的群众提供了个性化的防治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健康直通车——肺癌防治与康复知识科普
受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健康直通车栏目邀请,4月21日晚7:00,顾岩和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呼日勒特木尔通过媒体平台为市民科普了肺癌的防治与康复相关知识。顾岩从环境因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入手,强调了空气污染、吸烟等对肺部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介绍了科室正在开展的呼吸操、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实用的肺部保健方法。呼日勒特木尔详细讲解了呼吸康复训练、气道功能改善、气体交换效率提升以及如何增强排痰能力等肺部康复的相关知识。两位专家的讲解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也为提高公众对肺癌防治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稿件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责任编辑:郝雪泽
校 对:郝雪泽
初 审:赵昕蕊
复 审:秦 颢
终 审:李 红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