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南烟雨朦胧时,北疆的清明正奏响生命的进行曲。内蒙古的四月天,藏着独属于草原儿女的春日打开方式——草色染青霭,杏花吻晴空。在附属医院,我们想用医学的温度,邀您共赴一场生命与春天的对话,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清明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
踏青寻春:与自然共生的疗愈力
清明时节的草原褪去冬装,嫩草初萌,风里裹着泥土的芬芳。不妨暂别忙碌,与三五好友漫步郊野,感受“绿意芳吐,溪水澈澄”的自然疗愈。在大自然中寻觅美好的同时,要注意花粉过敏防护,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健康与美景方能兼得。
食说健康:舌尖上的清明智慧
少酸多甘:春季肝气旺盛,减少醋、山楂等酸性食物,多食山药、大枣等甘味食材健脾。
巧用辛香:适量添加姜、葱等辛味调料,既驱春寒又助阳气升发,但胃溃疡患者需慎用。
控油减盐:推荐清蒸、凉拌等烹饪方式,如「白灼西兰花」淋蒜末热油,比油炸更健康。
生命教育:爱以另一种方式传递
在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工作见证着“生命的接力”。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具备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四项器官移植资格的医院,附属医院几代人的梦想得以实现。截至2025年2月,附属医院已成功完成4例肝移植、9例肾移植,心脏移植也已累计完成8例,肺脏移植累计完成4例。见证一颗心脏重新起搏、一片肝脏焕发生机,这不仅是外科手术的胜利,更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同时,医院持续开展公益科普活动,普及急救知识、慢性病预防等,让生命教育融入日常。
步履未停:24小时点亮生命绿灯
急诊预检台护士的手表总比标准时间快一点,这是刻意校准的“生命时差”;凌晨的手术室,无影灯下医护人员仍在与死神角力;重症监护室里,医生用咖啡“续命”守护重症患者……
这个清明,当您踏青归来,请记得,这座灯火通明的医疗城堡里,始终有人为您的脚步声清醒着。
清明节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告诉我们,真正的离别不是遗忘,而是把思念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从草原新绿到急诊室的无影灯,从安宁疗护的折纸鹤到移植手术后的新生心跳,附属医院始终在编织着关于生命的答案。在这个春日的尾巴,愿您带着对生命的敬畏,珍藏每个温暖的相遇。
文/党办宣传科 赵昕蕊
责任编辑:赵昕蕊
校 对:郝雪泽
初 审:赵昕蕊
复 审:秦 颢
终 审:李 红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