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 | “支”起希望 “架”筑生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行主气道支架置入及球囊扩张术

发布时间:2025-02-12 浏览次数:104

【字体:

近日,一名72岁的患者因出现了无明显诱因的声音嘶哑、胸闷、气短等症状,辗转了多家医院寻求治疗,但治疗效果均未达预期。为了寻求更为专业的诊疗帮助,该患者来到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


image.png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立红接诊患者后,同主任医师宿利清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并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介入科、麻醉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了多次多学科联合讨论,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image.png


入院后,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见,患者在使用高流量氧气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85-90%,动脉氧分压37mmHg,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因气道狭窄、痰液阻塞而产生呼吸衰竭、窒息死亡等风险。专家团队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患者制定了多组应急预案,在麻醉科、呼吸内镜中心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部门协作下,为患者争取手术时间,行主气道支架置入及球囊扩张术。


image.png


术中,电子支气管镜下探及患者主气道堵塞约95%,且患者全麻后,又出现了血氧饱和度波动较大的问题,王立红、宿利清及麻醉科医师及时关注到这一问题,并立即加快了手术的进程。随着气道支架这个“保护伞”徐徐展开,狭窄处远端管腔情况逐渐清晰,患者血氧情况逐步平稳,支架置入成功,患者开始顺畅呼吸。术后第二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情况良好。


科普小站


气道支架置入术是指为改善患者通气而采取支架置入来支撑气道的介入治疗技术,其目标是改善患者通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在全麻下经气管镜下进行气管支架置入已成为良恶性中心气道狭窄诊疗的主要手段。其优势在于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相对低,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机会,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image.png


气道支架的适应症

恶性疾病方面:

01

(1)外源性压迫所致的恶性气道阻塞;

(2)支气管内肿瘤治疗后残留梗阻;

(3)支气管内外混合肿瘤;

(4)肿瘤破坏导致软骨支持丧失;

(5)恶性气管食管瘘。

良性疾病方面:

02

(1)复杂性良性狭窄或长度>4cm的狭窄;

(2)不可手术的良性狭窄;

(3)移植后气道狭窄;

(4)气管支气管软化;

(5)良性气管食管瘘。


气道支架置入术后注意事项


1、每天做雾化促排痰;

2、定期复查支气管镜:清理气道内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及时发现或监测肉芽增生及明确气道内肿瘤生长情况,必要时镜下治疗;检查支架是否在位、是否有变形甚至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镜中心 张明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