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17次血浆置换!危重产妇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2023-11-06 浏览次数:1793

【字体:

9月4日,我院接收一名剖宫产术后伴大出血8小时的危重产妇。患者妊娠6月,突发腹痛,阴道出血,当地医院考虑胎盘早剥,急诊行剖宫产术,术中术后患者持续大出血,血小板急剧下降,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入我院时,患者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重度贫血貌,腹部切口及阴道有大量活动性出血,检查显示患者血小板减少至4x10⁹/L(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x10⁹/L),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致命症状,预后极差。我院急诊科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收治到重症医学科。

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极其危重。重症医学科组织全科医师进行了病例讨论,认为患者是妊娠高血压病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疾病,继发溶血、肝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与产科、风湿免疫科、输血科等多学科会诊后,重症医学科段培林团队紧急制定了抢救方案以及应对各种并发症的治疗预案,为患者进行紧急股静脉置管后行持续床旁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同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保护脏器功能、抗休克、输血、输注血小板、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激素、预防感染等综合抢救治疗措施。

治疗的一个月间,该患者先后行17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3000—3500毫升血浆,累计置换血浆约5万毫升,输注红细胞32U,血小板6个治疗量,相当于全身换血十几遍。经过持续治疗,配合科学营养方案和心理疏导,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恢复稳定,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病情明显好转,转入我院风湿免疫科继续康复治疗。

血栓性微血管疾病(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产科少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血浆置换、免疫抑制、血液透析等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此次成功救治血栓性微血管疾病危重症产妇,充分展现了我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综合能力,我院将持续推进十一大“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重症医学科 段培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