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医院肿瘤内科主办的2024年内蒙古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24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多学科第8期MDT免疫治疗组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大会开幕式由内蒙古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肿瘤多学科免疫治疗组组长曹冉华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内蒙古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张小田,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苏乌云,肿瘤内科负责人刘彩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副院长冯立分别致辞。与会专家们一致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实现智慧与经验的深度交融、新理念与新技术的激烈碰撞,共同为肿瘤患者的健康探索新途径。
会议第一部分由冯立教授、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王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顾岩主持。辽宁省肿瘤医院血液乳腺内科主任医师邢晓静作了《追本溯源 临床研究主要终点选择及交叉用药的影响分析》的主题分享,并分析了主要终点选择的依据与考量因素,如何精准反映药物疗效等核心问题;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邢智伟分享了《胃癌规范诊疗及新进展》,系统阐述了胃癌的最新治疗进展以及精准基因检测指导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通过围手术期精细化管理、多学科协作,推动胃癌诊疗向规范化、精准化迈进。
讨论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仝伟兵指出,研究中应严格记录用药信息,运用缜密的分析,最大程度排除交叉用药干扰,提升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与科学性;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乔晓娟表示深入探究交叉用药现象,有助于在临床研究中排除干扰,为完善研究方案、精准评估疗效、优化临床研究提供有力依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赵晓华提到,在临床研究中,选择主要终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依据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蔡智慧分析了针对胃癌高危患者实施辅助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的策略,同时需注重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薇讲述了胃癌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孙玉书表示,通过对胃癌组织和血液的基因检测,实施精准化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会议第二部分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呼群主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杨宏作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规范化诊疗》的主题分享,并在论述中强调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以及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处理。
讨论环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查尼尔强调,在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中,皮肤毒性反应十分常见,内分泌毒性、肝脏毒性反应以及胃肠毒性反应也时有出现,因此需要注意鉴别这些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张雅峰提到,激素治疗是应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应谨慎注意激素的用量及时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赵海燕指出,对于出现免疫不良反应拟重新启动免疫治疗的患者,需权衡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得的收益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需全面评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皓静分析,在免疫维持治疗中,需要定期评估肿瘤状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会议第三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李智军主持。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少军和主治医师都兰分享了两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病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日间病房主任医师贾晓琼组织大家展开激烈的讨论;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艳、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乌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吕铁钢、病理科主任医师徐晓艳、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乌日罕分别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具体包括:针对皮肤毒性的应对措施、内分泌毒性的管理、影像学特征的解读、病理学改变的考量,以及从肿瘤内科视角出发的免疫不良反应处理策略。
刘彩霞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大会汇聚了自治区众多杰出医师,围绕医学前沿知识、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医疗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讨与交流。来自各专业领域的女医师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案例与最新研究成果,在学术的激烈碰撞中,不仅拓宽了彼此的视野,还为参会者带来了诸多新颖且具有实践意义的诊疗思路与方法。此外,大会还有效促进了医师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为自治区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女医师们在医疗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与独特风采。